Tuesday, February 21, 2017

[古典文學入門(一)ep.13]從廟堂歸返田園的自主抉擇 讀陶淵明歸去來辭並序

有人話過,魏晉時代嘅散文大家只得一個,唯一一個 
呢個就係陶淵明啦,佢寫嘅散文
除左王羲之嘅蘭亭集序,同時代就再無其他文比得上佢
無錯,陶淵明除左五言、四言詩
連散文都寫得好出色嘅,例如提過嘅五柳先生傳、自祭文
今次我地黎細讀一次,陶淵明好出名
大家教科書都讀過嘅:歸去來辭並序

序:

余家貧,耕植不足以自給。幼稚盈室,缾無儲粟。生生所資,未見其術。親故多勸余為長吏,脫然有懷,求之靡途。會有四方之事,諸侯以惠愛為德;家叔以余貧苦,遂見用於小邑。於時風波未靜,心憚遠役。彭澤去家百里,公田之利,足以為酒,故便求之。及少日,眷然有歸與之情。何則?質性自然,非矯厲所得;饑凍雖切,違己交病。嘗從人事,皆口腹自役。於是悵然慷慨,深愧平生之志。猶望一稔,當斂裳宵逝。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。仲秋至冬,在官八十餘日。因事順心,命篇曰〈歸去來兮〉。乙巳歲十一月也。


生生所資:謀生之法
會有四方之事,諸侯以惠愛為德:各地起兵,咁諸侯就要請人
心憚遠役:好驚唔想去太遠

正如我地反覆咁提過,古典文學入面嘅序係非常重要  
相對而言,現代文學嘅序就比較不受重視
命題:定向閱讀,比我地睇全文嘅方向
序:可以視作係獨立嘅文學作品,同時又係全文閱讀嘅定向
「尋程氏妹喪於武昌,情在駿奔,自免去職」
陶淵明妹妹死左,係令佢辭職嘅關鍵
可以幻想,佢係咪因生死而有一種不如為自己而活嘅覺悟呢?  

陶淵明人生做過五次官
呢次做彭澤呢個縣令已經係佢出仕嘅高位啦
但正如佢自己講
只係做左八十幾日,就決定辭職啦 
根據《晉書》記載:
郡遣督郵至縣,吏白應束帶見之,潛嘆曰:「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,拳拳事鄉里小人邪!」義熙二年,解印去縣,乃賦《歸去來》。


後人成日話不為五斗米而折腰,就係出自呢到啦
金庸(無錯係寫小說果位)考證
五斗米唔係數字,而係比喻正常一個月嘅人工
所以唔好話陶淵明因為五斗米人工太少先走佬啦  

名句,成日比人提:
「質性自然,非矯厲所得;饑凍雖切,違己交病」
本質性格係好pure,好true,唔係勉強改到;
就算好凍好餓,但比唔上違心嘅病咁苦


歸去來兮,田園將蕪胡不歸?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悲?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;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舟遙遙以輕颺,風飄飄而吹衣。問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

:飄揚
征夫:出門在外嘅人

只係睇第一段,就知道一定要讀埋出黎
好文章成日比到人呢種感受  
古典文學自有一種音律之美
有人話讀之五內翻騰,好有Feel,大家可以讀讀
呢到主要係講,返去啦,塊田就荒蕪啦,仲唔返?
如果認同心靈比形體控制,又點會成日唔開心呢?

金句欣賞:
「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;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」
過去嘅錯係不可改,但未來可以改;
有呢種覺悟已經有得救,知道而家係正確過去係錯。

好少人會講埋後面四句,但我覺得後面四句係好重要
「舟遙遙以輕颺,風飄飄而吹衣。問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」
前面係一種理性嘅覺悟,後面四句係行為嘅實踐,係一種出走  

本身係陶淵明之前:
廟堂(出仕)>
深山(隱居)

但陶之出走,開左另一條路:
廟堂(出仕)>
田園(隱居,而不隔絕世界,過自己生活)>
深山(隱居,隔絕世界)

出仕同隱居,其實好多都係一種政治抉擇,隱居係一種反抗
陶淵明雖然都有呢個方向,但比到我地睇其他諗法
原來隱居,都可以咁開心
原來隱居,可以有自主嘅可能,可以係實踐自我嘅方向
呢一樣係陶比後世無數文人嘅晨光 


乃瞻衡宇,載欣載奔。僮僕歡迎,稚子候門。三徑就荒,松菊猶存。攜幼入室,有酒盈罇。引壺觴以自酌,眄庭柯以怡顏。倚南窗以寄傲,審容膝之易安。園日涉以成趣,門雖設而常關。策扶老以流憩,時矯首而遐觀。雲無心以出岫,鳥倦飛而知還。景翳翳以將入,撫孤松而盤桓。

呢到講佢返去嘅情況,同佢之後生活
:望
:斜視
審容膝之易安:呢間屋好細,但令人好安心

金句欣賞:
「園日涉以成趣,門雖設而常關。」
自成一個世界,係園中已經好開心
有門,代表不拒絕外界
常關,係一種不需要主動尋找外界嘅自主抉擇

「雲無心以出岫,鳥倦飛而知還。」
雲之飄出山谷,係順應自然,唔係故意嘅
正如鳥群倦飛知還,都係順往自己嘅諗法 


歸去來兮,請息交以絕遊。世與我而相違,復駕言兮焉求?悅親戚之情話,樂琴書以消憂。農人告余以春及,將有事乎西疇。或命巾車,或棹孤舟。既窈窕以尋壑,亦崎嶇而經丘。木欣欣以向榮,泉涓涓而始流。羨萬物之得時,感吾生之行休。

呢到係陶淵明對兩個世界嘅對比:
世俗 名利 偽裝 應酬聚會
田園 個人 自然 真心交友

農人告余以春及,將有事乎西疇:
呢到講有事要去西疇
陶淵明見到萬物都係順應自然而盛放
從而感到自己一生將抉擇咁樣生活落去
順應自然,係道家思想
比起其他思想,更加講求順性、自主  

簡單化黎講:
儒家 著重現世、入世、理想主義、講求內在德性和禮儀
道家 著重個人的自由發展、順性、講求自我生命的解放
法家 著重現世、入世、現實主義、講求外在法規的應用
墨家 著重兼愛、節制自我欲求、反對禮儀及多餘的形式
基本而言,儒道是主流,墨家沒落,法家在官場上非常發達


已矣乎!寓形宇內復幾時?曷不委心任去留?胡為乎遑遑欲何之?富貴非吾願,帝鄉不可期。懷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。登東皋以舒嘯,臨清流而賦詩。聊乘化以歸盡,樂夫天命復奚疑?

「寓形宇內復幾時?曷不委心任去留?胡為乎遑遑欲何之?」
我地反覆講過,陶係現世主義者,呢到陶正強調:
形體係天地生存係短暫,點解唔隨心所欲,任性而行?
「富貴非吾願,帝鄉不可期。」
權貴名利,神仙長生,都係說服唔到一個現世主義者  

「懷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。登東皋以舒嘯,臨清流而賦詩。」
呢四句又係生命之實踐,靚到不得了
耘耔:除草、種植
:高地
聊乘化以歸盡,樂夫天命復奚疑?
乘天地之大化,一定係有死期架啦
既然知道有死期,點解仲唔順心而活?

陶淵明寫左呢篇咁出色嘅散文
正表現左佢深受道家思想之下嘅自主抉擇  
散文比起詩詞,往往更能夠綜合睇出作者嘅內心思想變化
呢篇散文既有理趣嘅思考,又有生活實踐嘅美好
互相映照,如一片美玉
陶淵明似乎係田園呼叫緊千古至今嘅人
點解唔順心而活,點解唔自主抉擇?
睇吓我悟已往之不諫,知來者之可追,過得鬼咁開心!


#292張繼聰相繼失聰
如果太認真而輸了,請勿見笑

陶對人生之感悟,順應天命,隨心而活,活在當下既態度確實令人嚮往、值得追求

不過我又認為,切忌盲目追求,如果自身缺乏自制能力,無法對行為加以管束,「活在當下」就容易變成消極、自我放棄、甚至放蕩既態度。對自己、其他人、以至社會都有害無利

點樣正確咁應用呢套思想,都好考功夫

仲有,我地置身於呢個講求利益,充滿競爭既工商業社會,係咪代表每當遇上失意、感到絕望而苦無出路既時候,就可以採取「歸隱」態度,對陳世俗事顯得漠不關心,做一個遁世者?

當然,陶之所以能夠絕緣於俗世既滾滾紅塵,好可能係基於古代社會𥚃即使山窮水盡都可靠耕作自給自足既情況,但呢套思想應該好難係現代完全實踐到?


#293戈登探長

張巴打讀得仔細之餘,又有出乎古人,入於現代嘅思考,實在難得!

陶淵明的境況,相對現代人而言,多少也算是幸運了。古代隱居,沒太多顧慮,山水田園之間,不是公地,比較多自由土地。而且,陶淵明本身真係可以做到返鄉下耕田就耕田,試問有邊幾個現代人真係做到?

不過,現代人當然有比陶淵明更優越嘅地方。單從時代不同,當然絕無可能直接套用。我諗,對於古人思想言行,都係取其精神,世界始終太唔同了。

莊子所講嘅,陶淵明所提嘅,「活在當下」一定唔係指放縱。應該係一種從名利俗世中嘅解放,從而做返自己,而不受外界規則所限制。

仕與隱,本身就係世界一個不斷重複嘅大主題。簡單黎講,要入世還是出世?我諗呢種取態並無優劣之分,到最後都係去返,你到底想做點嘅人?

有好多人一生就係呢個問題掙扎,甚至到最後都唔知自己想點。陶淵明走出左呢一步,肯定左自己嘅一生,搵到安身立命嘅歸宿,作為一個古代知識分子,比左一個好有力量、好值得思考嘅生命呈現比我地。

#295張繼聰相繼失聰
其實係咪近似於出家人既想法?

#296戈登探長
陶淵明中年以後
一定係貼近道家、佛家思想
但可惜我地都講過佢係現世主義者
唔相信佛家講嘅輪迴、靈魂不滅
而對道家嘅功夫論
又無咩研究
牟宗三:四無掛搭,宇宙中的孤兒
形容整個魏晉時代嘅人,係好悲涼嘅生命
陶搵到佢嘅田園,其他人就得返自我放縱


#288張繼聰相繼失聰

恨晨光之熹微
點解??

#290戈登探長

舟遙遙以輕颺,風飄飄而吹衣。問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

表層來說,講嘅係遺憾呢個時候先係太陽升起無耐,陽光唔係好夠光

深層黎講,恨,古文未必指仇恨,講緊嘅係極端嘅情緒,想要某一種嘢

陶淵明呢到描述嘅係,覺醒左自己要走咩路,晨光成為一種希望、光明嘅象徵,恨變成一種對未來嘅期盼、渴望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